主要用途 | 苦味剂 |
---|---|
执行标准 | USP |
CAS | 3734-33-6 |
型号 | 苦精 |
包装规格 | 1*25kg |
外观 | 白色粉末 |
保质期 | 2年 |
有效物质含量 | 99% |
主要营养成分 | 苦精 |
含量 | 99% |
类别 | 其他 |
苦味剂(Bittering Agents)是一类物质,常用于食品、饮料、化妆品以及药品中,用以提供苦味或用于掩盖不良味道。它们可以是天然的,也可以是合成的,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苦味来改善产品的味觉体验,或具有功能性的掩味效果。
苦味剂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,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:
天然苦味剂是从植物、草药或其他天然来源中提取的,通常具有多样化的化学结构和口感。常见的天然苦味剂包括:
苦瓜素:来自苦瓜,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中,具有明显的苦味。
黄连素:提取自黄连植物,具有强烈的苦味,广泛用于中药中。
绿茶提取物:绿茶中天然的茶多酚具有一定的苦味,因此常被用作食品和饮品的苦味来源。
苦杏仁苷:从杏仁中提取的天然苦味物质。
合成苦味剂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,通常在成本、稳定性及其对特定味觉的控制方面具有优势。常见的合成苦味剂包括:
奎宁:一种经典的合成苦味剂,广泛用于调味饮料中,特别是用于苦味的奎宁水(如经典的金汤力饮料)。
氯化铅:在某些工业产品中作为苦味掩盖剂使用。
1-(2-乙基-1,3-二氢-4H-吡咯-4-基)-3-苯基脲:一种常用于烟草制品的合成苦味剂,帮助减少吸烟者的甜味反应。
许多植物提取物也具有苦味,并常作为自然苦味剂使用:
胡椒提取物:胡椒中的活性成分常用于食品调味,带有温和的苦味和辛辣感。
金银花提取物:金银花有一定的苦味,常用于中草药和食品配方中。
苦 精 | |
化学名:苄基二乙基[(2,6-二甲苯基氨基甲酰基)甲基]铵苯甲酸盐;苯甲酸[2-[(2,6-二甲基苯基)氨基]-N,N-二乙基苄基铵;苯酸苄铵酰胺;地那铵苯甲酸盐;苯甲地那铵;苯甲酸变性托宁。
外观含量, %氯化物,%PH干燥失重,%炽灼残渣,%USP/NF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99.5~101≤0.26.5~7.5≤1.0≤0.1我司产品白色结晶性颗粒99.5~101≤0.026.5~7.5≤0.5≤0.1白色结晶性粉末99.5~101≤0.16.5~7.5≤0.5≤0.1
规格B: 工业用途 外观含量, %氯化物,%PH干燥失重,%炽灼残渣 ,%白色结晶性粉末98.0~101≤0.26.5~7.5≤1.0≤0.1
包 装: 25kg/桶,1kg/袋,1kg/ 袋(可溶性塑料袋),100g/瓶或按客人要求。 |